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不列颠 | ![]() ![]() ![]() ![]() ![]() ![]() ![]() |
北欧及波罗的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 | |
---|---|
挪威 | |
政府等级 | ![]() |
主流文化 | ![]() |
首都 | ![]() |
政体 | ![]() |
国教 | ![]() |
科技组 | ![]() |
挪威的理念 |
此信息可能已落后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
![]() |
+25% 全国水手修正 +10% 船只耐久 |
![]() |
+20% 贸易引导
|
![]() |
|
挪威(英文:Norway)是一个几乎触及地球顶端的国家,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冰岛以及奥克尼、设得兰和法罗群岛三个岛屿群组成。挪威开局接壤东边的 瑞典、
诺夫哥罗德在极东北方,与
丹麦被南面的斯卡格拉克海峡隔开,而且可以跨过狭窄的海峡到
苏格兰。
在1444年挪威和瑞典是丹麦(卡尔马联盟)名下的被联统国。
![]() |
只适用于DLC北方雄狮激活时。 |
沉浸包北方雄狮开启时,挪威拥有一组独特任务树。主要内容包括赢得独立、海外殖民,成为北方海上强国。成立 斯堪的纳维亚后可以获得额外的独有任务。
挪威的主流文化属于北欧文化组,可以成立 斯堪的纳维亚。DLC
北方雄狮开启时,挪威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挪丹联合”来解除通过该决议所需的
行政科技限制(20 级)。此外,成立
冰岛所需的省份开局时属于挪威。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不知多少个世纪以来,北方分裂成了多个王国,他们相互攻杀,两败俱伤。先前的联合的尝试最终彻底失败了,那些欧洲邻国应该会相当高兴吧。尽管如此,一个持久的联邦依然可能得以建立……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AI决议因子: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0。 |
目前的状况导致冰岛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部分。让我们拥抱新身份,作为冰岛人建设国家和政府,加强当地的管制。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AI decision factors:
0:
挪威有若干个历史事件,其中许多与 丹麦、
尼德兰、
苏格兰等国有关。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智慧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她是一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小说家,以作品《女权辩护》闻名。这本书清晰地从道德和实用两方面解释了将人权以及政治权利延伸至女性的优点。她认为女人和男人之间在政治和社会上的分隔是不符合常理的。任何一个理性的社会都应该充分利用两性各自的长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还声称她在挪威和瑞典旅行时写下的游记正是使得她的丈夫与她坠入爱河的原因。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立即生效
| |
![]() 她的想法令人耳目一新,雇她做顾问!
![]() 沃斯通克拉夫特永远不会被遗忘 |
挪威开局发展度相当低(84点),并且处于赤字状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问题都会困扰着玩家,但不建议授予阶层减少顾问花费的特权,因为这些特权会增加提升稳定度的花费,而
挪威在前期需要多次手动提升自己的稳定。可以授予贵族垄断牲畜和垄断矿业的特权,这两项特权只增加贵族的忠诚度而不增加其影响力,从而有助于移除贵族开局拥有的负面特权。
在开启 北方雄狮DLC后,任务“挪威的盟友”可以帮助玩家快速实现独立(参见挪威任务)。在该任务所触发的事件中,建议选择选项“我们需要外国军队帮助我们独立”,这样所有与
丹麦宿敌或是宿敌
丹麦、并且对
挪威关系高于+100的国家都会被要求支持
挪威独立,从而使玩家收获几位强大的盟友以度过前期。不过,这些国家也可能拒绝提供支持,所以最好在点击选项前存档。
由于我们将要求 丹麦敌人的支持,所以可能需要刷开局,其中最重要的是让
勃艮第宿敌
丹麦,他开局时的强大海军对玩家赢得独立战争以及后续的联统战争十分有用,若能继承其遗产,对玩家实力也将是巨大的提升。在其他可能的独立支持者中,
波兰是最常见的,并有着作为长远盟友的价值。别忘了与
瑞典结盟,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独立战争的难度,不必担心
瑞典会成为未来的敌人,因为
挪威的任务树会提供对
瑞典重建联合统治的战争理由。
在独立战争胜利后的条款中,建议只添加“要求独立”这一条,因为任何割让省份或是长期赔款的要求都将降低盟友的信任,而单次的赔款又会被盟友分走许多,最重要的是, 挪威任务“战斗直到独立”非常容易完成,而它将给予玩家对
丹麦重建联合统治的战争理由,因此尽量缩短停战期更加重要。如果玩家与
丹麦军队发生战斗,两国间可能丢失“历史友邦”的修正,最好避免,但就算丢失了历史友邦也不必担心,后续任务“挪丹联合”会重新添加历史友邦的修正。
为了改善未来的经济, 挪威势必需要向着英吉利海峡贸易区扩张,但
苏格兰被
法兰西保障独立、而
英格兰又比较强大,因此可以考虑在独立后无理由强宣一个爱尔兰小国来获取在不列颠诸岛的立足点。获取一个爱尔兰省份后可以伪造邻国的宣称,在
苏格兰和
英格兰反应过来前尽可能地吞并爱尔兰省份。不必担心侵略扩张,在爱尔兰岛上的扩张不会触怒大陆上的国家,只要迅速把爱尔兰诸国都吞并掉就没有足够数量的成员来组建包围网了。
在与 丹麦的停战期结束后,迅速以重建联合统治的战争理由对其宣战,最好拉上
勃艮第作为盟友,不然
丹麦的海军可能会阻止玩家攻占丹麦的首都。这一次战争玩家可以割取几个省份来增强国力,但也可以不这么做,从而减少侵略扩张并提高
丹麦的好感。如果
哥得兰没有强力的盟友,可以借
丹麦的宣称对其开战,消灭这个该死的海盗国家。割取
丹麦的省份或是割取哥得兰将有可能使玩家和
瑞典之间的盟约破裂,但这并不重要,因为
瑞典本就是下一步扩张的对象。——任务“挪丹联合”所触发的事件会提供对
瑞典重建联合统治的战争理由,停战期结束后就尽快对其宣战吧。不要割取达拉斯科根大铜矿所在的省份,这会导致当地的伟大工程降级,而如果联统吞并的话则不会。
挪威的盟友选择相当广泛,但更重要的是明白这些盟友究竟何时会与玩家翻脸,故此列出一些常见盟友的“逆鳞”。值得注意的是,“觊觎领土”所带来的关系修正与双方实力对比有关,所以只要实力足够强大,占据了少量盟友想要的省份也不会导致断盟。
波兰有可能在开局的独立战争中成为玩家的盟友,与
挪威也不太存在利益冲突,适合作为长期盟友,但如果玩家附庸或直接割取了原
条顿骑士团所占据的土地,他很可能与玩家断盟。
勃兰登堡和
波希米亚会渴望西普鲁士地区,同样可能在玩家附庸或吞并
条顿骑士团后与玩家断盟,但他们的渴望并不如
波兰强烈,足够的实力和信任可以将盟约保留下来。
如果玩家结盟了 勃艮第,将很难与
法兰西结盟,但如果玩家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并与
英格兰宿敌,盟约仍是可能的。不过,在玩家联统乃至继承了
勃艮第之后,双方必然决裂,此时
法兰西更适合作为用完就扔的工具人,也可以想办法让
法兰西作为盟友共同作战,然后趁机宣战
苏格兰。另一方面,如果玩家没能继承
勃艮第的遗产,也不妨放弃
勃艮第的盟约,转而与
法兰西结盟。
莫斯科有可能成为玩家独立的支持者,但在独立后,
瑞典大概率会侵吞
诺夫哥罗德几个省份,从而使得玩家在联统
瑞典后盟约破裂,即使双方不因
诺夫哥罗德而发生领土纠纷,
莫斯科也可能觊觎
瑞典的土地。
卡斯蒂利亚不太可能在开局就结盟到,但当玩家成功在不列颠岛站稳脚跟后,他可能会抛来橄榄枝。作为殖民国家,
卡斯蒂利亚会极度渴望中美洲与南美洲的金矿省份,但如果玩家安于殖民北美,这份盟约就可能维持。
其他强国,例如 奥地利或是
奥斯曼,由于与玩家的扩张方向较少存在冲突,故不再赘述。总而言之,
挪威的地理优势使得玩家有着许多扩张方向,但也需要提前做好战略规划,避免因领土争端而触怒所有盟友,陷入孤家寡人的窘境。
在完成任务“挪丹联合”后,成立 斯堪的纳维亚将不再需要20级行政科技,如果不是为了完成成就“挪威的森林”,建议尽快吞并
丹麦和
瑞典并成立
斯堪的纳维亚,这将给予玩家更加强大的国家理念并延长任务树。统一北欧后,玩家可以沿着贸易路线向着不同方向扩张。
向南:专注于垄断吕贝克贸易区和波罗的贸易区,向着这一方向的扩张往往会造成很高的侵略扩张,并且将不得不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以及 波兰正面对抗,难度较高。也可以将这一方向作为“备选方案”进行机会主义扩张,即平时向着其它方向扩张,只在时机有利时南下,而非一直死磕。
向东:消灭 诺夫哥罗德与
莫斯科,垄断诺夫哥罗德贸易区与莫斯科贸易区,只要能击败
莫斯科并阻止其变身
俄罗斯,战斗难度就不会太高,但缺点是该方向上的收益相对较低,苦寒的西伯利亚并能带来太多的贸易收入。
向西:简而言之,消灭 英格兰,然后按照
英格兰的扩张方向吃地(甚至可以考虑真的变身
英格兰,但注意
大不列颠和
斯堪的纳维亚都是结局标签国家)。在占据不列颠岛后,玩家如果能够继承
勃艮第的遗产,就能轻松垄断英吉利海峡贸易区,此时沿着贸易路线逆流而上无疑是极其有利的,无论是殖民北美、进军墨西哥,亦或是向着非洲和印度前进,都能为玩家的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庞大财富。
挪威的国家理念提供了殖民范围与招募探险家和征服者的能力,并给予了一个殖民者,很大程度上加强了
挪威的殖民能力。
由于冰岛提供了美洲的道路, 挪威处在一个对于早期殖民而言极端有利的位置。开局可以选择探索或者扩张来解锁更多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第一个殖民地之后可以跳到墨西哥和安第斯,在金矿省份造宣称以获取大量的黄金收入,但是要注意控制通胀。对于殖民国家的开局理念选择而言,大多数国家需要选择探索理念,但是作为挪威可以考虑直接采用扩张理念,因为最初的数个国家理念已经提供探险家、殖民范围和一个殖民者。不过选择探索理念也有优势,因为前期的行政点数通常由于造核与提升科技而紧缺,同时一些行政理念组比如人文理念和行政理念在游戏早期比较必要,从而难以顾及扩张理念。
另一方面,也可以不建成殖民地而是仅仅将其当做海外征服的跳板——建立一个殖民地,伪造邻国的宣称,撤销殖民地并宣战,在造核完成后向着更远方建立殖民地,从而快速到达富庶的印度。这样的玩法不必选择探索理念或是扩张理念,从而节省前期宝贵的理念槽,用于选取提升战斗力的军事系理念组,或是选取用于节省造核花费的行政理念。
很大程度上,这是个“准球长”成就。为了完成这个成就,你需要面对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强权,包括 奥斯曼、
大明和
法兰西,以及所有会对外殖民的国家。开局时船具主要分布在欧洲东北部和其他的沿海地区,东亚和东南亚也有很多船具省份,中亚与印度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最后不要忘记,新大陆和非洲等地的空地省份也有刷出船具的可能。如果有天命扩展包可以用时代能力无视造核距离定点吃地。
在1.36版本之前,如果成立其他国家,将不能完成此成就。1.36版本开始,仅需以 挪威开局即可。
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不列颠 | ![]() ![]() ![]() ![]() ![]() ![]() ![]() |
北欧及波罗的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北非 | ![]() ![]() ![]() ![]() ![]() ![]() ![]() ![]() |
东非 | ![]() ![]() ![]() ![]() ![]() ![]() ![]() ![]() |
中非 | ![]() ![]() |
东南非 | ![]() ![]() ![]() ![]() ![]() ![]() ![]() ![]() |
西非 | ![]() ![]() ![]() ![]() ![]() ![]() ![]() ![]() ![]() ![]() ![]() ![]() |
西南非 | ![]() ![]() |
近东 | ![]() ![]() ![]() ![]() ![]() ![]() ![]() ![]() ![]() ![]() ![]() ![]() ![]() ![]() |
波斯及中亚 | ![]() ![]() ![]() ![]() ![]() ![]() ![]() ![]() ![]() |
北亚 | ![]() ![]() ![]() ![]() ![]() |
东亚 | ![]()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美洲 | ![]() ![]() ![]() ![]() |
墨西哥 | ![]() ![]() ![]() ![]() |
北美东北 | ![]() ![]() ![]() ![]() ![]() ![]() ![]() ![]() ![]() ![]() |
北美东南 | ![]() ![]() ![]() ![]() ![]() |
北美中西部 | ![]() ![]() ![]() ![]() ![]() ![]() ![]() ![]() |
部落联盟国家 | ![]() ![]() ![]()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 ![]() ![]() ![]() ![]() ![]() ![]() ![]() |
海盗共和国 | ![]() ![]() ![]() |
南美北部 | ![]() ![]() ![]() |
安第斯山区 | ![]() ![]() ![]() ![]() ![]() |
南美东部 | ![]() ![]() |
南美南部 | ![]()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 |
澳大利亚 | ![]() ![]() ![]() ![]() ![]() ![]() |
南太平洋 | ![]() ![]() ![]() ![]() |
北太平洋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