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东 | ![]() ![]() ![]() ![]() ![]() ![]() ![]() ![]() ![]() ![]() ![]() ![]() ![]() ![]() |
波斯及中亚 | ![]() ![]() ![]() ![]() ![]() ![]() ![]() ![]() ![]() |
北亚 | ![]() ![]() ![]() ![]() ![]() |
东亚 | ![]()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孟加拉 | |
政府等级 | ![]() |
主流文化 | ![]() |
首都 | ![]() |
政体 | ![]() |
国教 | ![]() |
学派 | ![]() |
科技组 | ![]() |
孟加拉的理念 |
此信息可能已落后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
![]() |
+15% 全国人力 +10% 步兵作战能力 |
![]() |
+15% 后排炮兵伤害
|
![]() |
|
1444年,孟加拉(Bengal)是印度东部的 逊尼派苏丹国。他们开局有一些非常富裕的省份和孟加拉贸易节点的优势,孟加拉有可能成为印度地区的主要大国之一,并最终统一印度次大陆并成立
印度斯坦。他们遵循
哈乃斐派。
孟加拉作为东雅利安文化组国家可以成立 印度斯坦。
![]() |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3。 |
成立强大的印度斯坦,把整个印度次大陆置于我们的统治之下。
潜在需求 | 接受
|
效果
|
AI决议因子:
孟加拉的任务围绕着向南、向西和向东扩张,同时建设强大的经济。
孟加拉的事件主要与本国的发展以及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交往等有关。
1444年11月11日开局时,孟加拉是一个拥有177发展度的强国,西与 逊尼派的
章普尔接壤,南与
印度教的
奥里萨和一些印度教小国接壤,北方和东方分别是一些印度教和
上座部佛教小国。章普尓和奥里萨几乎每一局都会宿敌孟加拉,他们的敌人将会是孟加拉的盟友。
第一个最有利的扩张对象就是 奥里萨,趁其拥有自己的盟友之前对他以及他的附庸宣战。开局结盟足够的盟友,立刻造
毗湿奴普尔的唯一省份的宣称,奥里萨也会造它的宣称对其宣战;抢先围下堡垒然后进行防御反击战,战争就很简单了。如果不打防御反击战,而是直接宣战
奥里萨也是可以的。在游戏开始时,孟加拉拥有一块在奥里萨的核心,这使得孟加拉开局便可以对它宣战。
开局时,孟加拉军队数为17k,而 奥里萨为15k,它的四个附庸还拥有总共9k的兵力;同时奥里萨有一位5冲击点将军卡利甘德拉,即使你可以全歼其军队,其附庸仍会源源不断爆兵,因此应优先围城再进行最终会战。为了平推奥里萨,孟加拉应该至少有2冲击将军和超过军队上限(23)的军队。可以与
安得拉结盟,它通常渴望奥里萨的领土,因此可以通过许诺土地的方式拉入战争。
奥里萨囿于经济问题,通常会关闭巴拉索尔(2043)的堡垒,因此在招满军队后,选择在月初1日向奥里萨宣战,便可以在月末结算前赶到巴拉索尔的堡垒并一回合攻下他,这将使你获得大量战争分数。只要你不过度分兵,奥里萨和他的附庸会倾向于去围攻你盟国的堡垒,例如
安得拉的1级首都堡垒和两个2级堡垒将花去他们大量时间。只需占领所有奥里萨的土地之后并等待一段时间,奥里萨便会接受全面吞并的要求。新征服的土地也属于东雅利安文化组,因此叛乱将更少。
你可以选择全部吞并奥里萨,这将使 迦贾德等四个国家自动成为附庸,虽然这四个小国的发展度过低,且占用四个外交关系,但是可以授予阶级特权“强大的贵族们”解决。在早期其提供的火星兵对于围城极有帮助。然而,这场胜利的代价是对奥里萨方向的部分国家产生60+的侵略扩张,并且几乎用尽所有的人力,因此看海一段时间并寻找东部和北部的扩张机会是明智之举。
征服 奥里萨后,孟加拉的西侧还剩下一些
印度教小国,比如
巴特那、
贾坎德等。如果打得太慢,会有几个被
巴赫曼尼等盟友顺走,所以尽快吞并这一地区很重要。任务树给予其领土的永久宣称,使得相较于附庸直接把他们吞并更好。
如果错过了机会或者对挑战 奥里萨没有信心,孟加拉还有很多其他选择方便早期扩张:
科奇、
卡恰尔、
阿拉干以及
阿萨姆。尼泊尔地区的小国和
蒂鲁德与孟加拉属于同一文化组,外交吞并时会+1月花费点数,加快吞并速度。且附庸他们的时候如果正好他们被
章普尔骚扰,可以再拉盟友打防守反击战。这可以与章普尓单独开战议和并断掉他所有的盟约。
任务树也给予了大量东方缅甸方向的宣称,且缅甸贸易节点处于东印度次大陆而不是印度次大陆,随便吃两口就能开公司。更特别的是整个节点只有一个贸易中心 上座部佛教,可以配合贸易传教改变信仰。
如果在向东方的扩张后与 大明接壤,大明可能将提出成为他的朝贡国。一旦成为朝贡国,孟加拉可以轻松地向东方扩张,并且大明的强大武力可以保证孟加拉免受印度地区的侵略或是包围网。不过,大明的专属灾难 明王朝的危机 将使其很容易在宗教改革时代陷入内乱并衰弱,这使得此时再保持朝贡关系变得不再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但是,如果大明挺过灾难并完成改革,成为朝贡国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吞并 奥里萨和许多其他小国后,包围网应该已经开始成形或是处于50边缘了,其成员大多是
印度教国家,此时需要特别改善与
毗奢耶那伽罗的关系,它如果进网很可能就会被包围网宣战。而逊尼派的
章普尔等国可能只有20-30ae。青藏高原上的
金刚乘佛教小国(如
藏、
康等)和缅甸的
上座部佛教小国更少,向佛教国家扩张是此时较好的选择。
当你不断吞并小国壮大实力后,你与你的盟友的军队应该已经超过了其他大国和他的盟友,尽量保证己方兵力是对面的1.5倍时再宣战。优先攻打 章普尔,他的领土是你往印度西部扩张的必经之路。尽量使用人情拉
巴赫曼尼进入战争而不是许诺土地,他几乎不会结盟任何其他印度大国,保持与其的稳定盟约是十分有利的。
如果开局的 德里没有抗住
西尔欣德与其支持者
章普尔等的独立战争,但又没有重建德里,只有一个一两块地的德里在苟延残喘,那么附庸它收核心将会是极好的扩张方式。同样适合收核的国家还有
毗奢耶那伽罗南部的
马杜赖;经常互掐把对面打成一两块地或是被打成一两块地的
信德和
俾路支斯坦;巴赫曼尼体内的
艾哈迈德纳格尔、
比贾布尔等国也是可以利用的附庸国。
在吞并章普尓和尼泊尔小国后,玩家已经有了之前大国两三倍的体量,可以北上打青藏高原的国家(如果你已经给大明当狗了),向东吞并中南半岛,西进打帖木儿自爆后的 河中、
阿富汗,或继续南下打
古吉拉特、
梅瓦尔。优先吞并需要的省份并成立
印度斯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会给你整个印度的永久宣称和更强力的任务树。但如果你在吞并河中首都
如果帖木儿自爆成一两块地,那么照样可以附庸收核;但如果帖木儿没有自爆,与其结盟在他的帮助下统一印度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他已经将你设为宿敌,那还是与他的敌人结盟好了。如果与其结盟,一定不要让他进入印度变成 莫卧儿,莫卧儿会直接标红全图,并且一定和你断盟。
奥斯曼通常是最强大的力量。但1.30版本的奥斯曼经常会上台外交家特质的君主,使其低扩张倾向而不愿去吞并周围小国,等到其兵种强势期过去后,容易会被周围的大国
波兰立陶宛联邦、
奥地利与
马穆鲁克宣战,如果你的档中奥斯曼几乎没有怎么扩张,那么一定不要与他结盟。
如果奥斯曼没有暴打周围一圈的鸡饲料,但在安纳托利亚仍是区域性大国,那么与 马穆鲁克结盟将会是较好的选择,你可以拉他一起打可能出现的
波斯或是并没有分崩离析的
帖木儿,在吞并波斯后还可以一起瓜分奥斯曼的土地。
如果你打得太慢,在1600前还没能在印度想打谁就打谁,那么你将很有可能会遇到烦人的欧洲大国,他们会来亚非大陆购买土地成立贸易公司并进一步扩展,有时甚至会盯上你的土地。应该尽量避免让周遭小国保留沿海省份,这可以让欧洲人无法建立贸易公司来到处画地图。但如果已经有欧洲国家在印度拥有了省份(通常是 葡萄牙任务树给予其的
孟加拉必须处理的最大对手是 大明,如果他挺过了 明王朝的危机 的话,五改满天命大明可以轻易拉出200-300k的军队。但是如果征服了整个印度和东南亚,孟加拉的实力是一定强于大明的。如果与五改满天命大明开战,有以下方式:
在征服了整个印度之后,由于印度拥有极高的发展度,此时的孟加拉/印度斯坦几乎必然是远远领先其他国家的第一列强。并且如果扩张不是很慢的话,此时应该刚刚进入专制主义时代,配合专制度带来的行政效率加成几乎可以随心所欲扩张。
近东 | ![]() ![]() ![]() ![]() ![]() ![]() ![]() ![]() ![]() ![]() ![]() ![]() ![]() ![]() |
波斯及中亚 | ![]() ![]() ![]() ![]() ![]() ![]() ![]() ![]() ![]() |
北亚 | ![]() ![]() ![]() ![]() ![]() |
东亚 | ![]()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印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非 | ![]() ![]() ![]() ![]() ![]() ![]() ![]() ![]() |
东非 | ![]() ![]() ![]() ![]() ![]() ![]() ![]() ![]() |
中非 | ![]() ![]() |
东南非 | ![]() ![]() ![]() ![]() ![]() ![]() ![]() ![]() |
西非 | ![]() ![]() ![]() ![]() ![]() ![]() ![]() ![]() ![]() ![]() ![]() ![]() |
西南非 | ![]() ![]() |
伊比利亚 | ![]() ![]() ![]() ![]() ![]() ![]() ![]() ![]() |
法兰西 | ![]() ![]() ![]() ![]() ![]() |
低地 | ![]() ![]() ![]() ![]() |
不列颠 | ![]() ![]() ![]() ![]() ![]() ![]() ![]() |
北欧及波罗的 | ![]() ![]() ![]() ![]() ![]() ![]() ![]() ![]() ![]() ![]() ![]() |
中欧 | ![]() ![]() ![]() ![]() ![]() ![]() ![]() |
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 ![]() |
南德意志 | ![]() ![]() ![]() ![]() ![]() ![]() ![]() ![]() ![]() ![]() ![]() ![]() |
意大利 | ![]() ![]() ![]() ![]() ![]() ![]() ![]() ![]() ![]() ![]() ![]() ![]() ![]() |
巴尔干及安纳托利亚 | ![]() ![]() ![]() ![]() ![]() ![]() ![]() ![]() ![]() ![]() ![]() ![]() ![]() ![]() ![]() ![]() ![]() |
东欧 | ![]() ![]() ![]() ![]() ![]() ![]() ![]() ![]() ![]() ![]() ![]() ![]() ![]() ![]() ![]() |
中美洲 | ![]() ![]() ![]() ![]() |
墨西哥 | ![]() ![]() ![]() ![]() |
北美东北 | ![]() ![]() ![]() ![]() ![]() ![]() ![]() ![]() ![]() ![]() |
北美东南 | ![]() ![]() ![]() ![]() ![]() |
北美中西部 | ![]() ![]() ![]() ![]() ![]() ![]() ![]() ![]() |
部落联盟国家 | ![]() ![]() ![]()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 ![]() ![]() ![]() ![]() ![]() ![]() ![]() |
海盗共和国 | ![]() ![]() ![]() |
南美北部 | ![]() ![]() ![]() |
安第斯山区 | ![]() ![]() ![]() ![]() ![]() |
南美东部 | ![]() ![]() |
南美南部 | ![]()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 |
澳大利亚 | ![]() ![]() ![]() ![]() ![]() ![]() |
南太平洋 | ![]() ![]() ![]() ![]() |
北太平洋 | ![]() |
前殖民领国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