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
- 1463年:
特拉比松末代皇帝大卫被
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处决。
- 1512年:米开朗基罗在
西斯廷礼拜堂完成绘制天顶壁画《创世纪》。
- 1555年:
法兰西在今
巴西
里约热内卢 [763]建立殖民地——极南部法兰西 。 - 1611年:
威廉·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作品《暴风雨》首演。
- 1755年:
里斯本大地震。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火灾造成逾五万人罹难,对
里斯本 [227]及全葡萄牙造成重创。 - 1765年:
大不列颠对北美殖民地颁布《印花税法》。此举引发了北美殖民地的团结抗议。
- 1772年:
法兰西化学家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观察到磷和硫在燃烧后重量增加,从而奠定了推翻燃素理论、建立物质守恒定律的基础。
- 1781年:
约瑟夫二世在哈布斯堡君主国废除农奴制。
- 1795年:
法国大革命期间,督政府根据新宪法代替7日前解散的国民公会成为法国最高政权机关。
2日
3日
- 1493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第二次探索航行中发现
多米尼克 [497]岛。 - 1534年:
英格兰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亨利八世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领袖,不再承认教宗。一般认为这标志着
圣公宗的创立和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开始。
- 1760年:七年战争中的托尔高战役。
普鲁士军队击败
奥地利,但伤亡惨重。
- 1812年:维亚济马战役。拿破仑率领的
法兰西侵俄军队在撤退中被
俄罗斯军队击败。
4日
- 1520年:在
瑞典摄政小斯滕·斯图雷死后,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正式加冕为瑞典国王。
- 1576年:八十年战争中,
西班牙军队攻陷
安特卫普 [1744],在城市中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和劫掠。 - 1612年:
俄罗斯混乱时期中,莫斯科起义军将
波兰立陶宛联邦占领军驱逐出
莫斯科 [295],波兰对莫斯科的占领结束。后世将其纪念为俄罗斯民族统一日。 - 1619年:
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在
布拉格 [266]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称弗雷德里克一世(“冬王”)。
- 1737年:
那波利 [121]圣卡洛剧院建成开幕。是为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歌剧院。 - 1780年:何塞·加夫列尔·孔多尔坎基在秘鲁发动起义,反抗
西班牙殖民当局。11月10日,孔多尔坎基自称
印加皇帝图帕克·阿马鲁二世。
- 1794年:
柯希丘什科起义中的普拉加战役。苏沃洛夫率领的
俄罗斯军队击败起义军,并在当地对平民展开屠杀;次日重新占领
华沙 [257]。 - 1814年:
挪威议会选举
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为挪威国王。瑞典、挪威建立共主邦联。
5日
- 1556年: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
莫卧儿军队以少胜多,俘获并处决占据
德里 [522]、自称超日王的印度教君主喜穆,消灭喜穆政权,并于随后收复德里、阿格拉(中河间地 [524])等地。 - 1605年:
火药阴谋败露。以盖伊·福克斯等为首的
天主教徒尝试引爆火药炸毁国会大厦,杀死国王詹姆斯一世及大部分新教贵族,但在计划实施前被捕。英国后世以次日为盖伊·福克斯日。
- 1688年:
光荣革命开始。
尼德兰省督威廉三世在英格兰登陆。
- 1757年:七年战争中的罗斯巴赫战役。腓特烈二世指挥的
普鲁士军队以少胜多,大败
法、奥联军。
- 1816年:德意志邦联议会在
法兰克福 [1876]首次召开。
6日
- 1600年,日本庆长五年九月三十:在关原之战中战败的
西军大名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安国寺惠琼等在六条河原被斩首示众。
- 1767年:
达信率领的暹罗军队驱逐
缅甸贡榜王朝占领军,收复
阿瑜陀耶 [600]城。 - 1792年:法国大革命战争中的热马普战役。
法军击败
奥地利军队。
- 1796年:
俄罗斯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终年67岁。其子保罗一世继位。
- 1806年: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中的
吕贝克 [45]战役。法军击败
普鲁士军队,控制吕贝克城。布吕歇尔、沙恩霍斯特等普军将领被俘。
- 1813年:
墨西哥独立战争中,《北美独立宣言庄严法案》发表,正式宣称新西班牙的北美领地脱离
西班牙独立。
7日
- 1504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完成第四次远航,返回西班牙桑卢卡尔。
- 1659年:
法西《比利牛斯条约》签署,法西战争结束。西班牙向法国割让北加泰罗尼亚(
鲁西永 [197]地区)。 - 1723年:
叶卡捷琳堡始建城。
- 1801年:
亚历山德罗·伏特首次向公众展示了最早的电池——伏打电堆。
8日
- 1519年:
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抵达
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蒂特兰。蒙特祖玛二世将科尔特斯一行人认作羽蛇神,加以礼遇。
- 1520年:斯德哥尔摩惨案。
丹麦国王、卡尔马联盟共主克里斯蒂安二世在
瑞典加冕四日后,以设宴为名逮捕反联盟派瑞典贵族,并于次日起将被捕者处决,死者近百人。
- 1620年:三十年战争中的白山战役。神圣罗马帝国
天主教联军大败
波希米亚
新教联军。
普法尔茨选帝侯、波希米亚国王(“冬王”)腓特烈放弃王位出逃。
- 1633年,大明崇祯六年十月初七:
明代重臣、学者、翻译家徐光启逝世,终年71岁。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
- 1674年:
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逝世,终年65岁。
9日
- 1456年:
采列末代伯爵乌尔里希二世遇刺身亡;伯国被
哈布斯堡家族继承。
- 1494年:虚荣之火。
佛罗伦萨公国统治者皮耶罗二世·德·美第奇逃离佛罗伦萨,共和政体重建;美第奇家族首次被驱逐。教士吉罗拉莫·萨佛纳罗拉不久后获得国家控制权。
- 1799年,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
雾月政变。拿破仑·波拿巴等人推翻督政府、取缔元老院,建立三人执政府,拿破仑任第一执政,开始独揽军政大权。
- 1818年:
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屠格涅夫诞生。
10日
- 1444年:瓦尔纳战役。
波兰、
匈牙利和
瓦拉几亚等组成的基督教联军与穆拉德二世指挥的
奥斯曼军队交战;波兰、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轻敌冒进、中伏阵亡,终年20岁。瓦尔纳十字军以惨败告终。
- 1453年,朝鲜端宗元年十月初十:
朝鲜癸酉靖难。朝鲜端宗叔父首阳大君李瑈发动政变,掌握实权。两年后李瑈受禅为王,称朝鲜世祖。
- 1567年,日本永禄十年十月初十:松永久秀与三好义继联合军夜袭三好三人众、筒井顺庆联军,东大寺在战火中烧毁,三好、
筒井家联军因大火而撤退,松永久秀取得胜利。史称东大寺之战。
- 1659年:希瓦吉在决斗中击杀家族仇敌、
比贾布尔名将阿夫扎尔汗,并率领
马拉塔军队大败比贾布尔军队。
- 1674年:英、荷签署《威斯敏斯特条约》,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
尼德兰将新荷兰(今纽约,即
曼哈顿 [965])割让给英格兰。
- 1812年,大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
清代重臣左宗棠生于湖南湘阴县。
11日
- 1454年:
波兰国王、
立陶宛大公卡齐米日四世·雅盖隆颁布涅沙瓦特权,规定国王在未经色姆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立法、征兵、征税。
- 1485年:
萨克森《莱比锡条约》签署。腓特烈二世死后共治的恩斯特、阿尔布雷希特将韦廷家族领地分割,兄长恩斯特获得
维滕贝格 [59]、图林根伯国及世袭选帝侯席位,幼弟阿尔布雷希特获得
迈森藩侯国。此次分割将韦廷家族彻底分为恩斯特、阿尔布雷希特两支。
- 1500年:
法兰西、
卡斯蒂利亚签署《
格拉纳达 [223]条约》。两国约定瓜分那不勒斯王国。数年后两国因那不勒斯问题再起战端。
- 1526年:
前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战死后,
特兰西瓦尼亚总督扎波尧·亚诺什在塞克什白堡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控制范围局限于王国东部以特兰西瓦尼亚为核心的部分。
- 1572年: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观测到第谷超新星(SN 1572)。
- 1620年:乘五月花号前往北美殖民地的
英格兰
清教徒移民订立《五月花号公约》。
- 1673年:第二次霍京战役。扬·索别斯基指挥
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大败
奥斯曼军队。
- 1675年:
锡克教第九代上师德格·巴哈杜尔上师被
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下令处决。
- 1750年,大清乾隆十五年十月十三:
西藏爆发骚乱。清朝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诱杀暗中联络
准噶尔的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二人不久后被其余党所杀。
- 1813年:英美战争中的克莱斯勒农场之战。
英属加拿大及英国联军击退人数远超己方的
美军。
12日
- 1467年:列日战争中,
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军队迫使
列日投降;列日主教区成为勃艮第公国的保护国。
- 1528年,大明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
明代名将、军事家戚继光诞生。
- 1614年:
勃兰登堡与
普法尔茨-诺伊堡签署《克桑滕条约》,解决了
于利希-克莱沃-贝格继承争议。勃兰登堡分得
克莱沃-马克公国等地,普法尔茨-诺伊堡分得
于利希-贝格公国等地。
- 1817年:
巴哈伊信仰的创始人巴哈欧拉(本名米尔扎·侯赛因·阿里)诞生。
13日
- 1460年:
“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终年66岁。他是葡萄牙早期海外探索扩张的支持者和赞助者。
- 1474年:勃艮第战争中的埃里库尔战役。
瑞士邦联及其盟友击败
勃艮第军队。
- 1587年,大明万历十五年十月十三:
明代名臣、政治家海瑞逝世,终年73岁。
- 1592年,日本文禄元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十月初十:
壬辰倭乱/文禄之役中的第一次晋州城之战结束。朝鲜官军及义兵击退进攻晋州的日军,取得战争爆发以来首次决定性胜利。
- 1730年:
俄罗斯军事家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诞生。
-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军攻占
英属加拿大蒙特利尔。
- 1760年,大清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
乾隆帝第十五子永琰生于
北京 [1816]圆明园;后为清仁宗嘉庆帝。 - 1805年:
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中,拿破仑率领法军未经抵抗进入
奥地利首都
维也纳 [134]。
14日
- 1665年:
丹麦《国王法》签署。丹麦的选举君主制及国家议会被废除,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正式建立起丹麦的世袭专制君主制度。
- 1716年:
数学家、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逝世,终年70岁。
- 1765年:
美国发明家、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诞生。
15日
- 1533年: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征服者占领
印加首都
库斯科 [808]。 - 1630年:
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逝世,终年58岁。
- 1777年:
北美十三州在第二次大陆会议上通过《邦联条例》。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16日
- 1532年: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征服者发动伏击并掳获
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
- 1632年:三十年战争中的吕岑战役。以
瑞典为首的新教同盟军队惨胜冯·华伦斯坦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帝国雇佣军;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阵亡,终年37岁。
- 1808年:前任
奥斯曼苏丹穆斯塔法四世在宫廷政变后被其弟马哈茂德二世下令处决。
17日
- 1495年:意大利战争中,
法兰西国王查理八世率领的军队攻占
佛罗伦萨 [116]。 - 1511年:康布雷同盟战争中,
教宗儒略二世号召建立针对法兰西的第二次神圣联盟不久后,
英格兰与
西班牙签订条约,共同反对
法兰西。
- 1558年:
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逝世,终年42岁。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一世继位。
- 1727年,大清雍正五年十月初五:
清雍正初年重臣隆科多以大罪四十一条永远禁锢。
- 1810年:拿破仑战争期间,
瑞典在
法兰西胁迫下对
大不列颠宣战,但英、瑞双方从未进行任何敌对行动,直至1812年双方缔约停战。
18日
- 1601年:瑙吉考尼饶围城战。
奥斯曼军队大败在
斐迪南二世指挥下围攻瑙吉考尼饶的哈布斯堡家族联军。
- 1626年:
圣伯多禄大殿经历时120年的重修后宣布落成。
- 1803年:
海地革命中的韦蒂耶尔战役。让·雅克·德萨林指挥的海地独立武装大败
法兰西远征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次年1月1日海地宣布独立。
19日
- 1677年,日本天正五年十月初十:信贵山城之战结束。
织田信长军攻陷信贵山城,松永久秀自尽。
- 1794年:
大不列颠与
美利坚合众国签订《杰伊条约》(正式名称为《大不列颠国王与美利坚合众国间的友好、商业和航海条约》),解决了美国独立后两国间的遗留问题。
- 1807年:
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向皇家学会报告使用电解法首次分离并发现了钠、钾两种元素单质。
- 1809年:半岛战争中的奥卡尼亚战役。
法军大胜
西班牙军队。
20日
- 1542年:
西班牙“新法”(全称《印度等地善待及保护印第安人之新法》)颁布。法律肯定了原住民在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基本权利,限制了对原住民的奴役、剥削。
- 1612年:
萨法维波斯与
奥斯曼签订条约,结束双方自1603年以来的战争。奥斯曼归还1590年《君士坦丁堡条约》中波斯向其割让的全部领土,包括高加索山南麓及阿塞拜疆等伊朗西部地区,换取波斯向奥斯曼进贡丝绸。1615年,由于阿巴斯一世拒绝纳贡,战争再次爆发。
- 1710年:
奥斯曼对
俄罗斯宣战,第四次俄土战争爆发。战争爆发的原因部分归因于奥斯曼接收
波尔塔瓦 [290]战役后流亡至该国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
- 1794年:比利牛斯战争中的黑山战役结束。
法军在比利牛斯东线战场对
西班牙军队取得一次决定性胜利。
- 1815年:1815年《第二次
巴黎 [183]条约》签署,反法同盟对拿破仑复辟失败后的法兰西进行进一步处分,要求法国领土范围由1792年疆界改为1790年疆界,向反法同盟支付巨额赔款,并延长各国在法国东部、北部的军事占领。
21日
- 1694年:
法兰西思想家伏尔泰(本名弗朗索瓦-马里‧阿鲁埃)生于巴黎。
- 1759年:七年战争中的马克森战役。
奥军击败
普军,普军将领投降。
- 1783年:
法国贵族达尔朗德和科学家德罗齐耶乘坐孟格菲兄弟发明的热气球完成首次无系绳的自由飞行。
- 1806年:
拿破仑颁布《
柏林 [50]敕令》,首次启动大陆封锁,要求所有欧洲大陆国家对大不列颠实施经济封锁。
22日
- 1617年:
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一世逝世,终年27岁。其弟穆斯塔法一世继位。
- 1641年:
英格兰议会通过《大抗议书》,列举国王查理一世自继位以来的若干不当举措及相应解决提案,要求实施改革、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利等。抗议书于12月1日提交给国王,国王拒绝接受。《大抗议书》进一步激化了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是英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 1693年,大清康熙三十二年十月廿五: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生于江苏省
扬州 [685]府兴化县。 - 1779年:
丹麦西印度公司破产解散。
23日
- 1457年:
奥地利大公、
匈牙利国王、
波希米亚国王“遗腹子”拉迪斯劳斯逝世,终年17岁。奥地利大公头衔为其堂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腓特烈五世兼并;匈雅提·马加什、波杰布拉德的伊日分别于次年被选举为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
- 1808年:半岛战争中的图德拉战役。
法军击败
西班牙军队,取得主动权。
24日
- 1542年:索维莫斯战役。
英格兰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人数为己方5-6倍的
苏格兰军队。
- 1572年:
苏格兰宗教改革家约翰·诺克斯逝世。
- 1632年:
尼德兰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诞生。
- 1642年:
尼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发现塔斯马尼亚岛;其时以荷兰东印度总督安东尼·范·迪门命名其为“范迪门地”。
- 1650年,南明永历四年、大清顺治七年冬月初一:
尚可喜、耿继茂等指挥的清军经十个月围困攻陷
广州 [667]。清军在广州城展开为期逾10天的屠杀,史称“庚寅之劫”。 - 1750年:
马拉塔摄政太后塔拉拜囚禁其养孙、马拉塔君主拉贾拉姆二世。
25日
- 1491年:
卡斯蒂利亚-阿拉贡与
格拉纳达签署《
格拉纳达 [223]条约》,保障格拉纳达投降后穆斯林居民的基本权利。格拉纳达之围结束;格拉纳达于次年1月正式投降、让渡主权。 - 1500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第三次远洋探索结束。哥伦布以管理不善之名被解除职务、没收财产,强行押回西班牙。
- 1510年:
葡萄牙海军在将领阿尔布克尔克的指挥下从
比贾布尔苏丹国攻占
果阿 [2030],展开葡萄牙在当地451年的统治。 - 1565年,大明嘉靖四十四年:
明代名臣胡宗宪在狱中自尽,终年54岁。
- 1741年: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发动政变,废黜沙皇伊凡六世及其母、摄政太后安娜·利奥波多芙娜,自立为俄罗斯女皇。
- 1783年:撤退日。驻纽约的
英军乘船离开
曼哈顿 [965],这标志着英军全部撤出和美利坚合众国完全的主权独立。
- 1795年:
俄、普、奥三国签署第三次瓜分波兰条约后,
波兰立陶宛联邦末代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波尼亚托夫斯基被迫退位。
- 1814年:
物理学家尤利乌斯·冯·迈尔诞生。他是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26日
- 1476年:“穿刺公”弗拉德三世击败时任
瓦拉几亚王公巴萨拉布三世,第三度复辟为瓦拉几亚统治者。
- 1504年:
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逝世,终年53岁。其女胡安娜及其女婿费利佩一世继位为共治君主;其夫
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继续以摄政身份参与卡斯蒂利亚政务。
- 1811年,大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
清代重臣、军事家曾国藩生于湖南
长沙 [671]湘乡县。 - 1812年:别列津纳河战役开始。
俄军与渡河的
法军开始交战。
27日
- 1542年,大明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廿一:
壬寅宫变。宫人绞杀嘉靖帝朱厚熜未遂;涉事宫女十六人及与事妃嫔两人后以谋反大逆处决。
- 1701年:
瑞典科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诞生。
- 1815年:
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颁布其附属国
“会议”波兰王国宪法——《波兰王国宪法》。该宪法是同时期受自由主义影响最深的宪法之一,设立了俄属波兰王国作为半独立国家的立宪君主制。
28日
- 1470年,大明成化六年冬月初六:
明代画家文徵明(名壁;字徵明,中年后以字行)诞生。
- 1520年:
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在其环球航行中穿过
麦哲伦海峡 [1539],进入太平洋。 - 1561年:利沃尼亚战争期间,
利沃尼亚骑士团与
立陶宛签署《维尔纽斯条约》。
利沃尼亚骑士团世俗化、利沃尼亚联盟不复存在,原领地分割为
库尔兰、
利沃尼亚两个公国,分别作为
波兰王国和
立陶宛大公国的附庸。
- 1592年,大明万历二十年十月廿五: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太宗皇太极生于
建州女真左卫佛阿拉。
- 1660年:
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前身在格雷沙姆学院成立。
- 1694年:日本元禄七年十月十二:
日本诗人“俳圣”松尾芭蕉逝世。
- 1757年:
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布莱克诞生。
- 1814年:首期由蒸汽动力高速印刷机印成的报纸发行。报刊为
英国《泰晤士报》。
- 1820年: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生于
普鲁士王国巴门。
- 1821年:巴拿马脱离
西班牙,加入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后世以之为巴拿马独立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