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立陶宛的全部事件列表。脚本代码位于:/Europa Universalis IV/events/flavorLIT.txt。
新教浪潮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15世纪与16世纪时,立陶宛大部分都信仰天主教或东正教。但是在16世纪最后两个十年中,大量新教难民从法国、南德意志地区和意大利逃亡而来,这些人为夹在天主教和东正教国家之间的立陶宛公国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当时很有权势的拉齐维乌家族一直秉持开放的政策,接受来自国外的影响。同时,不同于波兰的贵族体制,立陶宛的城市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城市迅速成为了文化与宗教的熔炉,新教也经由城市居民迅速向周边农村地区传播。甚至国王都渐渐开始支持新教信仰,从一开始的仅持私人立场到最终立新教为国教,向普鲁士和瑞典看齐。这一举措也意味着立陶宛能够采取独立于波兰和俄罗斯之外的第三种宗教立场。另一方面,17世纪40年代之前,国内多种宗教共存的情形也使立陶宛的宗教政策十分宽容。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立即生效 | |
接受
打压 |
加尔文宗浪潮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16世纪90年代,在新教对立陶宛产生深刻变革的同时,加尔文宗的难民也陆续前来。他们来自英国、尼德兰、法国和西班牙等地,从狭隘的天主教统治中逃脱,主要是农民和城市居民。这些人与早期的新教徒以相似的方式一同对立陶宛产生影响。然而,反对本国国王的立陶宛大贵族认为波兰的制度最为完美,国王改宗新教路德宗,他们便借机转信加尔文宗,试图对抗王权。其一是同国王划清界限,其二是由于加尔文宗认为神权高于君权。另一方面,他们还用加尔文宗信仰教导自己的农奴:上帝让他们生而为农奴,因此要安心接受自己的管理。在17世纪30年代,国内两股势力之间的不和渐渐显现:一方是以国王为代表的新教势力,一方是以大贵族为代表的改革宗与东正教势力。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立即生效 | |
接受 打压 |
同瑞典的战略同盟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17世纪头十年,立陶宛的国王改宗新教,支持宗教改革。他的最终目的是效仿瑞典,建立一个高效而现代化的君主制政府。为在立陶宛建立新教教会并推行政府和社会改革,国王逐渐与瑞典交好,而瑞典也从中获益,因为他在信奉异端的东欧获得了一个新教盟友。两国的联盟逐渐稳固,拉迪斯罗瓦斯一世也支持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德意志地区推行新教;至于东欧的天主教和东正教势力,自然有立陶宛制约它们。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支持同盟 拒绝提议 |
同普鲁士的战略同盟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在17世纪20年代,勃兰登堡继承了普鲁士公国。勃兰登堡-普鲁士笃信新教,同时也对改革宗持宽容态度,因此,它向耶尔齐一世发出邀请,希望同立陶宛建立神圣新教联盟,共同对抗波兰。勃兰登堡将得以让普鲁士公国脱离波兰的附庸身份,而立陶宛则可以从波兰身上获得她想要的利益。政府里的少壮派很重视这个邀请,但是国王的态度很谨慎。他和他的近臣仍然心存疑虑,而他们持这种态度的理由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为了一个德意志小国入侵波兰并不明智;其次,如果取胜反而更加糟糕,因为夺取波兰的土地将会获得大量信仰天主教与东正教的人口,十分难以消化,而那些习惯于波兰式无政府状态的、野性难驯的波兰大贵族更是麻烦。因此国王谢绝了邀请,而是提议签订贸易协定和文化交流的协议。但是正如大多数立陶宛官员预期的那样,这些条约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比起波兰,勃兰登堡-普鲁士的社会同我们在文化上的差异太大了。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支持同盟 拒绝提议 |
同奥地利的战略同盟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在1569年独立之前,「黑色的」米克瓦伊,后来的米克瓦伊一世,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并同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交好。二人都有着精明的政治家性格,而且都需要一个衰弱的波兰。16世纪70年代,米克瓦伊的地位岌岌可危:国内许多大贵族都反对他,已经到了引起内战的地步,而他还要面对来自波兰的领土威胁。为了保持立陶宛的地位,国王打算向马克西米利安二世请求帮助。1570年2月3日,双方签订了军事同盟协议,米克瓦伊的大儿子迎娶了施泰尔马克的伊丽莎白。这个军事同盟阻止了波兰的进一步行动,即使仍然不断有敌人入侵其边境。不过,随着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儿子鲁道夫继位,立陶宛和哈布斯堡的关系变得疏远,但此时我们同波兰的关系也已经缓和了。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支持同盟 拒绝提议 |
同奥地利的战略同盟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随着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儿子鲁道夫继位,奥地利-立陶宛1570年协定最终于1576年终止。立陶宛国王米克瓦伊二世·克日什托夫,又被称为「小孤儿」,是一位聪明而又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甚至到过耶路撒冷。当他迎娶施泰尔马克的伊丽莎白时,他看见鲁道夫带着一群占星师,这对虔诚的天主教徒来说是一种冒犯。从那天开始,他就对鲁道夫意见很大。然而在后来,施泰尔马克的伊丽莎白的远房亲戚——斐迪南登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是为斐迪南二世,米克瓦伊二世便发现了合作的新人选。斐迪南同样需要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权,并且也希望增强天主教的势力。米克瓦伊二世迅速同他缔结同盟并取得了波兰的首肯。在三十年战争期间,立陶宛的轻骑兵同帝国军协同作战,带来了大量的荣誉。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支持同盟 拒绝提议 |
贵族要求「波兰式权利」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1573年,随着波兰亨利王条约的颁布以及登基协定的签署,立陶宛的大贵族也进一步要求本国国王将什拉赫塔的权利宪法化,并与他们分享权力。否则,国王必须为后果负责。这时,米克瓦伊二世·克日什托夫才刚刚登基。他此时还很年轻,而且也不像他父亲那样厌恶贵族掌权。所以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他选择了妥协。他虽未像波兰国王一样签署亨利王条约,但是宪法却经过了修改。新的法律认定什拉赫塔是社会的核心,拥有不可剥夺的任职权和立法权。宗教宽容的原则也被确立了。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贵族的权利高于义务
尝试平衡权利和义务 贵族的义务高于权利 |
贵族要求「波兰式权利」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两拨难民潮到来之后,什拉赫塔要求国家为宗教受到的冲击作出补偿。米克瓦伊二世·克日什托夫国王,现在已经是一位年长的老人、政治经验相当丰富,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反而向色姆议会提出了一项有利于国王的议案。贵族担任公职的权利被扩大了,但是担任公职也成了贵族的一项应尽义务,而且职位必须由国王指定。什拉赫塔有权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上发表意见,但同时也将在色姆中建立一个由非什拉赫塔成员构成的下议院,拥有征税的立法权。这些改革措施从多方面削弱了贵族的权力,甚至使国家政策开始向社会的中下层倾斜。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贵族的权利高于义务
尝试平衡权利和义务 贵族的义务高于权利 |
贵族要求「波兰式权利」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在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许多大贵族发现境况越来越不利。为了躲避立陶宛政府对大贵族的压迫,许多人开始向波兰求助。有很多立陶宛贵族在两国都有土地,他们与在波兰的亲戚们交换土地,以此增强自己家族在两国的地位。在波兰的大洪水时期中,乌克兰和东欧大草原上的贵族们受外国挑唆发起叛乱,使整个波兰都陷入了混乱。立陶宛国王这时则不得不接受自己仅仅能控制立陶宛北部的事实。此时,立陶宛国王亚历山大二世出兵征讨鞑靼人、俄罗斯人、克里米亚人以及叛乱的大贵族。同时他还决定不再对波兰的事务加以干涉,并将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称作「那边唯一维持着理智头脑的人」。遭受镇压的大贵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此项改革,要么放弃自己在立陶宛国内的领土、逃到波兰去。大多数人都选择留了下来。但是改革措施相当激进,现在所有的土地都归为国有,贵族们只拥有使用权,而且还要付使用费。凭借这项举措,国王开始削弱大贵族的势力,并改变了社会结构。当国王在1654年3月30日被乌克兰贵族刺杀后,他的儿子继承了这项改革事业。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贵族的权利高于义务
尝试平衡权利和义务 贵族的义务高于权利 |
王室对波兰自由否决权的反应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立陶宛国王亚历山大二世于1652年清剿了整个乌克兰,此时他听说波兰推行了自由否决权。一星期后,本国的色姆也通过了同样的条款。通过调查,国王发现一些立陶宛大贵族通过与波兰贵族交换土地,使什拉赫塔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国王十分恼火,随即宣布该条款无效;这一决定受到了贵族以外的阶层的欢迎。但是,只要波兰仍然在推行自由否决权,他的麻烦就不会减少。为此,国王宣布与波兰人民站在一边,一同对抗波兰的什拉赫塔。
立陶宛内战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向华沙进军的途中,立陶宛国王受挫于波兰什拉赫塔叛军的抵抗,而立陶宛本国的贵族也正在发动叛乱。国王进退维谷、陷入了困境。被困在切尔斯克的国王于是向波兰国王提议,只要波兰国王拒绝接受立陶宛贵族们奉上的王冠,他就立刻回国。这次撤退显然并不光彩,国王认为自己事实上已经失败。一开始,什拉赫塔已经宣布亚历山大二世不再是立陶宛的合法国王,但是当他们发现波兰国王拒绝了立陶宛王冠后,又无奈地撤销了之前的决定。并不是所有的什拉赫塔都反对国王,因此随着国王回国,又有人加入了国王的队伍。最终他们击破了叛军并处死了谋逆者。这次事件使立陶宛建立了一项长期外交政策——一贯支持波兰国王维护王权、抵制内乱,但只有当波兰国王需要的时候才采取行动,不再自作主张。
可怕的瘟疫流行于立陶宛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在1709年至1710年之间,立陶宛经历着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酷的冬日。不仅如此,一场瘟疫传遍了全国,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人。七印中第一印已被揭开,天启之骑士骑白马,持弓箭,携瘟疫而来。唯有祈祷……祈祷……祈祷……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我们无能为力。 尝试遏止疫情。 |
虔信派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敬虔运动是一场17世纪末从德意志地区兴起的运动,主张透过集体读经、祷告与查经来造就基督徒活泼的灵命。传统意义上说,敬虔运动是对理智主义在新教徒,特别是路德宗信徒中传播的一种反抗。但是,敬虔运动也对其它宗派产生了影响。随着战乱的消弭,敬虔运动伴着战俘归国,从而在立陶宛生根发芽。但是,立陶宛教会对私下的讲道是禁止的,最终在1729年颁布了秘密集会禁令,禁止任何不经由教会组织的宗教活动。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200 月 |
鼓励敬虔运动
禁止敬虔运动 |
卡齐米日·雅盖隆封圣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卡齐米日诞生在华沙的王宫之中,在一位波兰牧师的教导下长大成人。他所受的保守教育使得他珍重自己的信仰,将其视作自己胸前的徽章。他在位时修建了数座教堂并改善了与罗马圣座间的关系,使得他得以被封圣,成为立陶宛虔诚和宗教力量的代表人物。
维尔纽斯耶稣会学院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GetYear]年,在君主和上层贵族要求之下,耶稣会学院在[272.GetName]创建。她的主要功能是媾和宗教与科学,哲学以及包含神学的人文科学。第一批学生很快进校,大图书馆也在同年建立起来,立陶宛政界多位头面人物为此捐助了数以千计的书刊典籍。
恢复过往联系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波兰上一任君主在亲征奥斯曼时不幸在瓦尔纳战场上阵亡。此次惨败后,波兰王室横遭重创,王位空缺已有许多时日,而其主导下的三个欧洲大国之间的联合统治也就此瓦解。现在,波兰的使臣带来消息,请求我国大公卡齐米日入主波兰首都,以便在新王座处更好地统治我们两国。然而,这可能导致我们失去自身的独立性和很大一部分自主权。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抉择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涟漪。
克里米亚大草原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对克里米亚草原的征服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我们不仅扩张了领土,这些新征服的地区也将成为新的税源。然而,这片土地对我们而言是陌生的,在这里生活的游牧部族与他们的习俗仍是一个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宫廷顾问提出了许多可选的方案。一些人建议我们将土地的管理权授予哥萨克贵族,以领地交换他们的忠诚与人情。可是,议会中的反对派更加支持政府直辖,甚至认为我们应当保持对游牧民首领们的管控,直到他们彻底被我们同化。
触发条件
|
只触发于
已完成 「征服克里米亚」 任务 |
选择条件
满足则可用: 把大草原交给哥萨克。 满足则可用: 我们将直接和这些牧民首领谈判!
总是可用: |
弗朗西斯·斯卡里纳与印刷术的奥秘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弗朗西斯·斯卡里纳是立陶宛第一批书籍印刷商之一,他成长于波洛茨克的一个富裕家庭。学生时代,他于克拉科夫大学就读并以人文学学位毕业。随后,他在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多年后,在他完成学业后,他将于布拉格到维尔纽斯一带成立多个印刷厂。他印刷的作品包括《圣咏经》,以及多个语言版本的《圣经》。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
这条信息可能已不适合当前版本,最后更新于1.35。 |
我们宫廷中最穷困的人,即构成我们机动部队骨干的哥萨克人,已经向土地的最高当局发出了最后通牒。宫廷事务最近的发展态势使他们的盖特曼非常不满,他们现在要求独立。他们对独立的向往助长了他们不切实际的梦想,并在鲁塞尼亚建立哥萨克盖特曼国。如果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威胁要在我们整个农村实施暴行和掠夺。
触发条件 | 平均发生时间
120 月 |
给他们渴求的自治权。 取我的鞭子来! |